close
若非“天母水道祭"活動,平常是無法進入這個已被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為市定古蹟的“三角埔發電所"。而這兒,也是此次活動的起點站哦!
三角埔是天母的舊地名。清光緒年間在此設有“三角埔庄",日本治台初期,沿用清朝行政區,保留三角埔庄之名。後來,又在三角埔庄下,劃分四個小區域,分別是:三角埔、玉潮坑、猴洞、大稻埕。
一般有“埔"字的舊地名,通常是指:平坦的地方。以此類推:從山上俯視天母,應該是一塊三角形且平坦的地方。(這是老男人自己亂猜的,應該不會錯吧…)
三角埔發電所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底,“天母水管路步道"登山口旁。
這兒是全台灣第一座,也是唯一一座用自來水發電的發電廠,是日治時期興建的。它的水源來自陽明山,利用上方調整井(標高
↓參觀三角埔發電所,要先走上一段長長的、覆蓋著青苔的階梯。

↓這就是三角埔發電所的現貌。(日治時期,發電所是重要設施,為了免於被轟炸,因此整棟建築漆上迷彩,現在只留下上方門匾為迷彩色。)

↓發電所內,已經閒置的機器。

↓發電所側邊山坡的黑色大水管。(據導覽人員解說,應是調節水量之用途。)

↓發電所後面山坡的黑色大水管。(這應該就是從上方調整井下來的大水管囉!)

↓大小姐在黑色大水管旁的小山溝發現一些螺類。她說:「表示這裡的水質很乾淨!」(這個老男人沒研究。不過,

↓左側那一排長滿青苔、伏石蕨,已經荒廢的石塊,應該是當初日治時期架設大水管的。那麼,是不是就表示…現在右側黑色大水管是後來替換改建的囉!?

↓這個大轉盤是什麼?是用來控制水量的嗎?

↓這個藍色的東東又是什麼?是用來調節水壓的嗎?

↓準備離開了,發電所廣場旁消防栓護欄手牽手地跟老男人一家子說再見…

嗯,明年再來看你們囉!希望在那之前,老男人可以更認識這兒一些。
【老男人的草山水道系統-導覽路線】
三角埔發電所 → 水管路階梯段步道 → 調整井 → 水管路水平段步道 → 第三水源
';$(".articleExtAd").append(notVIP);setTimeout(function() {$('.top-toolbar').data('top-toolbar').setAD({title: "\u3010\u6df1\u5ea6\u5929\u6bcd\u30112010\u5929\u6bcd\u6c34\u9053\u796d\uff5e\u4e09\u89d2\u57d4\u767c\u96fb\u6240",label_id: 200,label_name: "\u5730\u7406"});}, 2000);
天真老男人 / Xuite日誌 / 回應(2) / 引用(0)
回應
全部展開|全部收合
幸福,微笑。
iboy's 新回應
- 沒有新回應!
累積 | 今日
loading......
我的相簿


- 日誌
- 相簿
- 影音





Powered by Xuite
第四屆心虛記錄
離婚證人
全站熱搜